第172章番外七
提示:若发现标题与内容不符,“换源”即可解决。
..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方剑平示意他先坐下。

霍书记随便拉张椅子坐下,就盯着他。

方剑平:“我以前听人说过一件事,具体记不清了,大意是很多人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门窗都关的死死的。有人受不了,就提议把门拆了。有人就不同意。有人就问,开一扇窗户呢?然后那人就同意了。”

霍书记懂了,“你是担心有人用良田搞塑料大棚,咱们要是直接拆,他们能把咱们拆了,所以才在会上那么说?”

方剑平点头。

“那有关部门的同志岂不白忙活了?据我所知,张庄就没有占用一二等地。”

方剑平微微摇头:“不白忙活。不统计全县有多少大棚,咱们回头怎么安排种植。不知道有多少种植户愿意加入咱们,批发市场盖好了也搞不起来。更别说还得划摊位。”

霍书记仔细想想,“你说得对。”随后好奇,“你怎么想到的?”

方剑平:“跟村里人斗智斗勇总结出来的。”

“你这个乡没白下啊。”霍书记忍不住说。

方剑平笑道:“上面让知识青年下乡的本意就是如此。只是后来世道变了,下乡的意义也变了。”

霍书记的心踏实了,“我刚才注意到你说划摊位?”

方剑平点头:“不划分好,卖洋柿子的和卖洋柿子的在一块,还是会出现恶意竞争。”

“你考虑的周到。可是现在怎么办?”

方剑平:“通知镇长书记开会,让他们下发到各村,让村支书统计。”

霍书记摇摇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没用。村支书是村民选的,不是咱们的人。”

方剑平笑道:“我知道。回头您找各级领导询问统计情况,他们肯定大倒苦水。您也别心软,三不五时地催一下,偶尔用武/警吓唬一下,逼的他们寝食不安,然后再找各地村支书开会,跟他们商议各退一步。”

霍书记恍然大悟:“自留地里的大棚可以留着,一二等地里的大棚必须拆除?”

方剑平点头:“到那时根本不用咱们出面。”

“顺便提出咱们盖个蔬菜批发市场,不要摊位费,但价格得由咱们定?”

方剑平:“这个价格得根据实际情况定一个下限,免得他们没下限。如果价格统一,用心种植的人肯定不干。”

霍书记点头:“这么灵活他们肯定愿意。”

方剑平:“所以统计就先停一下,让那些同志好好歇歇。等各地村民妥协了再统计。”

霍书记起身:“我这就让人通知他们来开会。”

方剑平不放心:“这事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霍书记笑道:“我懂。”

“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跟人民群众打交道,轻不得重不得。我以前也认为他们好糊弄,他们有时候确实好糊弄,但他们不懂法纪,容易走极端。务必提醒各乡长镇长书记没有你的允许,决不能让执法部门介入。”

霍书记:“你不去?”

方剑平摇头,“你就说我去市里了。”

霍书记笑出声来,“那我明儿走路上班?”

方剑平点头。翌日上午,霍书记走到县政府,各乡镇的书记乡长镇长已经到了。

跟霍书记比较熟的乡长就问:“您的车呢?”

霍书记:“方县长开去市里了。”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大变。

有人忍不住就问:“真要取消包产到户?”

“不是。你们可能不知道,昨儿县里下去统计大棚的同志险些被村民打了。方县长去市里报备,必要时请武/警协助。”

有位镇长忙问:“什么时候的事?”

霍书记:“昨天下午。先去办公室吧。”

到了办公室就把统计大棚这事交给他们。

霍书记的神色太严肃,这个会议只宣布这一件事,各地领导都认为县里来真的,回到各地就派人下去统计。

同样是自行车带着公文包,各地村民就认为还是县里的人,再次拿起锄头铁锨阻挡。

不出方剑平所料,政府官员进不去,各地领导只能让村支书去镇上乡里开会,由村支书统计。

有些村支书的亲戚和家人都参与了,怎么可能统计呢。

霍书记心里有底,一点不着急,想起来就给各乡长书记打电话。

乡长镇长这些一二把手寝食不安,只能继续找村支书开会。

扯扯断断一个月还是没有任何进展,霍书记吓唬他们,县里打算请武/警进村强拆。随后通知县公安局和各地派出所待命。

没有要求他们保密,不过一天此事就传遍整个清河县。

战事一触即发。

张来贵再次被村民推出来找张支书。

张支书闭门不见。

张来贵去县政府,秘书出来通知方剑平很忙。

各地村民此时已经知道新来的县长是张庄的女婿,所以各地村支书都去张庄理论。

方剑平这么不给面子,张庄一部分人也恼了。

于是商量一下,一起去县政府。

方剑平等着他们呢。不过也没贸然下去。

公安局的同志排出人墙,方剑平和霍书记才出面。

这时候霍书记才提出各退一步。

自留地的大棚不用拆除这一点实乃出乎众人意料,宛如喜从天降。随后不论霍书记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满口答应。

这些村支书回到村里跟村民一说,宅基地和自留地的大棚不拆,一个个都认为自己胜利了。

有关单位的同志再进村就容易多了。

不过有些村民还是不安,问前来统计大棚的同志,确定不是县里的缓兵之计?

方剑平那招只有他和霍书记知道,其他同志也认为村民胜利,县领导退一步,所以下去统计的同志就实打实的表示,不是。

张庄的人很不安,认为又是他们带的头,逼方剑平让一步。

以至于也不敢让栓子去找张支书。

张支书本想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下,经此一事也懒得回村。

张小草和杨斌也认为方剑平被逼的妥协,担心他不高兴给张支书和高素兰气受,周末就去探望张支书,顺便看看方剑平的态度。

方剑平不在家。

张小草奇怪:“他怎么这么忙?”张支书:“最近确实挺忙,早出晚归,我们想见他一面都难。”

杨斌小声问:“不是故意躲你们吧?”

张支书摇了摇头:“公文包鼓鼓的,应该真有事。”

“小芳呢?”

高素兰朝楼上看去,“陪瞳瞳写作业。”

“写作业还要陪?”张小草皱眉,多大了还这么娇惯啊。

高素兰:“怕瞳瞳一边写一边玩,说什么时间长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听课的时候也容易走神。耀耀不是吧?”

张小草没注意过,忍不住看杨斌。

杨斌也不知道。

俩人顿时意识到他们这对父母当得多失职。

张支书忍不住说:“这一点你们真得跟小芳学学。”

张小草:“耀耀知道,上好了他享福。”

张支书好笑:“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知道就能忍着不玩?”

高素兰点点头:“我以前做鞋的时候都想找人聊天,何况一个孩子。”

杨斌想想自己工作的时候也忍不住开小差,“回头就看着他写。你们没事我们就放心了。”

张支书:“没事。”

可是一想到那个房子有些年头,再不盖真容易出事,“小草,还记不记得你之前一直说带栓子赚钱?”

小草点头:“记得啊。”

“你不让栓子干大棚,也不让他养蜂。可是除了这些还有啥?”

张小草想说,再等等,容易被打成投机倒把。

随之一想,以前上面没人,现在方剑平就是县长,还有啥可怕的。

“卖东西!”

张支书不确定地问:“二道贩子?”

张小草无语又想笑:“看你说的。”

“那就是了?”张支书问。

杨斌不赞同:“不行!”

张小草:“你又不是县长。我让小芳问问方剑平。”接着就喊,“小芳,下来,有事!”

小芳穿着拖鞋下去,“啥事?”

“你回头问问方剑平,我能不能去南方拿点货让栓子卖。”

小芳点头:“你别以次充好,哄抬物价就行。”

“街上的红袖章也不查?最近街上可是有不少戴红袖章的城管。”

小芳:“你说的那些应该是市场监管部门划经营点的同志。在经营点卖东西,别乱摆摊,他们才懒得管。”

“这可是你说的。”张小草不放心。

小芳想一下,承诺:“要是被他们收走了,我让方剑平给你要回来。”

张小草立即说:“那我过几天就去。”

杨斌不禁问:“你怎么去?不上班了?”

“请假啊。”张小草道。

杨斌就知道她会这样说,“你知道去哪儿拿?”

张小草点头。

“申城?”杨斌不确定地问。

张小草嗤笑一声,“去那儿干什么?一贯看不起外地人,买他的东西跟有求他们一样,有可能要高价还以次充好。

“我去杭城、甬城周边。那边的人会做生意,不论本地外地,只要跟他们做生意就是他们的客人。听说工厂一家挨一家,去一个地方就能从针头线脑到衣服鞋子全配齐。”

“你听谁说的?”杨斌忍不住打量她。

张小草:“你不认识的人。”

杨斌转向小芳。

——她说的对吗?

小芳点头:“申城的一些商人,我不是说全部,缺大德了。当年朝鲜战争,全国各地捐钱捐物,有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为了给部队捐飞机,连轴转演出募捐。只有那个地方的人卖部队急救药品还以次充好。”看向张支书,“爹应该听说过吧?”

张支书点头,“不过那人已经枪/决。”

小芳:“几万人的药品,那么大一批他一个人可办不到。直到运送到战场上都没走漏风声,说明从上到下蛇鼠一窝。算算时间,他手下的小罗罗也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奸商了。”

张支书笑道:“你当那几年革命是闹着玩的?”

小芳:“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张支书哑口无言。

小芳又问:“您是不是以为坏人老了就会变好?”

张小草忍不住说:“只有可能更坏。比如我奶奶。”

张支书心梗:“不说这个。小草,杭城甬城离咱们这儿可不近,得有两千里。”

杨斌不禁问:“那得请几天假?”

张小草算一下时间,“一周。周日上午走,等到下周日肯定能回来。”

高素兰忍不住问:“人家批吗?”

“我现在是会计,又不是唯一的会计,不赶在发工资的时候应该没问题。回来就让栓子跟他媳妇卖。”

小芳:“他俩会吗?”

张支书:“栓子会。他媳妇应该也行,没少卖菜卖鸡蛋。”

小芳想起来了,改革开放头几年,张庄有什么卖什么,大人小孩都敢抛头露脸,“张小草,你打算让他们卖什么?”

张小草什么都想卖,“啥畅销卖啥。”

小芳无语。

“你啥意思?”

小芳:“江南是鱼米之乡,人家又离特区近,生意往来的人多,比咱们有钱。在人家那儿畅销的,到了咱们这儿不见得好卖。”

张小草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南方人可时髦了,她们穿的那些衣服要是搁这边穿,得被一些老古董骂不正经。

“你说得对。你说卖啥?”

小芳:“工资低,城里人也没余钱,卖便宜又好看的。别管版型料子怎么样。最好进年轻人穿的,女的多男的少。”

杨斌忍不住看她。

——这话怎么说啊。

小芳问:“你们家是张小草和你嫂子的衣服多,还是你和你大哥的衣服多?”

杨斌恍然大悟:“女人爱美!”

张小草顿时忍不住说:“就你不爱美。”

小芳:“要吵吵回你们家吵吵去。别打扰瞳瞳写作业。”

张小草闭嘴。

高素兰忍不住担心,“世道这么乱,你和栓子俩人去行吗?还有进货的钱,万一被人弄来去咋办”

张支书:“刚经过严打应该没大事。”

小芳摇摇头,“严打多是打问题严重的。小偷小摸得靠人民群众协助。不然不累死法院也得累死公安。”

张小草不由得想起前世,这几年还只是小偷,过几年敢光明正大的枪,“小芳说得对。我得多找几个人,再弄两把刀带上。”

杨斌顿时忍不住说:“我看你还是别去了。”

张小草瞪他:“你知道啥?这个世道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说别人,就说村里,有钱的有几个不是胆大的?”

杨斌无言以对。

高素兰忍不住说:“你也跟好的比。你跟他们比什么啊。”

张小草:“你就说是不是胆大的?”

高素兰也无言以对。

张小草:“大爷,大娘,没什么事我们就回去了。走之前就不来看你们了。”

高素兰不禁问:“不再坐会儿?”

张小草摇头,她得回去看看有多少钱。

“我们就是来看看你们,没什么事。再说了,还得回去看着杨耀耀写作业呢。”

此言一出,高素兰不好留她,可是一想到她要干的事,还是不放心,“南方啥情况咱也不知道,第一次去别带那么多钱。”

“我知道。”张小草答应的干脆。

然而到家就把她的全部存款拿出来。

杨斌惊呼:“你疯了?”

张小草白了他一眼。

“哑巴了?”

张小草放下钱,转向他,“我不能自己去吧?”

杨斌摇头。

绝对不能!

张小草:“我和栓子一块去你也不放心吧?”

栓子太老实,杨斌不放心。

张小草:“你们都得上班,我得从村里找几个人吧?村里人什么德行这几年你也看到了吧?知道卖东西赚钱,还知道怎么去,他们能忍住不去?”

杨斌摇摇头。

别人忍得住,她奶奶也忍不住。

哪怕知道栓子帮小草卖,小草只分他一点,她奶奶也得天天去找栓子,让他带上他弟弟。

“你们村的人怎么都那么见钱眼开?”

张小草:“你不见钱眼开,发工资的时候高兴的跟捡到钱似的。”

杨斌噎了一下,不想跟她吵吵,转移话题,“他们不会为了抢生意又故意低价卖吧?”

张小草:“大不了不跟他们进一样的货。”

“那这样还行。”

张小草问:“你同意了?”

杨斌心说,我也拦不住。

她想赚钱不是一天两天了。

嚷嚷着赚钱得有十年了。

以前不敢还能忍住,现在方剑平是县长,再不让她去,她指不定干出什么来。

“钱放好。”

张小草点头。

这一点她早想好了。

内衣上缝口袋装大票,再缝个荷包挂脖子上装零钱。

晚上休息的时候就塞衣服里面。

现如今有流氓罪,谁敢往她胸前摸,她就骂谁耍流氓。

不过这些张小草没打算跟杨斌说,否则又得瞎想。

她也没急着找栓子。

离农忙夏收还早,栓子没什么事,张小草这边万事俱备了,临出发前一天才去找栓子。

娘家人多,张小草就从堂兄弟里面挑。栓子和王秋香家就隔一堵墙,以至于人没选好她和老九就听见了,非让老九跟她一块去。

张小草不禁问:“你去干什么?”

老九也想去:“我去看看南方咋样。大胖说的。”

张小草一万个不信。

“大胖一个人民教师,让他爹摆地摊?”

老九:“大胖让我和你婶多出去转转,别整的搁家里窝着。”

张小草张了张口,把骂人的话咽回去,“那是在城里,让你们到处玩玩。”

“反正这话是大胖说的。不让我去我就告诉你奶奶。”

张小草忍不住了:“要不要脸?是不是当叔的?”

老九一眼不错地盯着她。

张小草服了:“赶紧收拾衣服去。南方热,别带厚的。”

王秋香:“还收拾啥衣服?带一件换洗的就行了。没衣服没袜子到那儿再买。”

一语惊醒梦中人。

张小草立马让栓子把衣服去掉。

他媳妇担心:“这么远的路,行吗?”

张小草摆摆手:“放心。小芳都说行,肯定行。”

小芳可是大学老师。

此言一出,栓子的媳妇放心了。

王秋香拿出三分之一存款分三份塞张老九身上。

翌日上午,张小草一行坐上南下的火车。

往常周末她上午不过来,下午也会来看看张支书和高素兰。

等到晚上还不见张小草,张支书忍不住说:“小草应该是今天走的。”

没头没尾这么一句,方剑平奇怪:“她又怎么了?”

张瞳瞳:“小草姨要栓子舅舅当二道贩子,带着他南下进货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方剑平看向小芳。

小芳:“上周。你不会把她定为投机倒把吧?”

方剑平不禁说:“怎么可能。不论贩卖什么都定为投机倒把,市场经济什么时候才能活跃。不过我得跟工商管理部门提个醒,以免再为了争地盘大打出手。”

小芳:“这个跟卖自家的东西不一样,卖东西买东西的人都心虚。让他们偶尔过去转转就行了。不过要是有哄抬物价的得立刻处置。不然有样学样,干的人多了就不好办了。”

方剑平点头:“我知道。到那时街上可能比瓜果蔬菜下来的时候还乱。”

张支书忍不住说:“你说起这事,我突然想到,我们种的菜都露头了,按理说村里的菜也该下来了,最近怎么都没听说哪儿有打架的?”

还不是因为村民被方剑平要拆大棚吓怕了。

方剑平又要取消包产到户,无知的村民压根不知道他没这么大权利,市里和省里也没这么大权利,自然不敢不伺候庄稼,整天想着抢地盘赚钱。

方剑平:“我把他们分开了。”

此言一出,一家四口都好奇。

方剑平:“以前供销社门口那条街都是卖鸡鱼肉蛋蔬菜的。我让人用白灰在那条街上细分一下。”看向小芳,“好像就有卖服装饰品的摊位。回头正好让栓子过去。对了,从下个月初开始收钱,每月一块钱。”

小芳不禁看他,难怪他让人划经营点。亏得她以为只是为了把那些不对付的种植户分开。

张支书不禁说:“那谁还卖?你也不怕他们又合起来堵你。”

方剑平笑道:“不怕。有人愿意出这个钱。城里也有不要钱的摊位。咱们大门口斜对面就可以摆摊,有十米那么长。租不起摊位的完全可以把东西拿到这边卖。即便有人想闹,也顶多三五个人。别想像上次一样,上百人把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张瞳瞳忍不住摇头。

方剑平挑眉。

——皮小子几个意思?

张瞳瞳:“老奸巨猾。”

“再说一遍,爸爸没听清。”方剑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张瞳瞳心说,再说也是阴险狡诈,“我真同情那些跟您作对的人。”说着,有个大胆的猜测,“爸爸,你这么聪明厉害,上次怎么还被人堵得需要公安同志保护?”

小芳:“那是你爸爸算计好的。”

方剑平倍感意外。

小芳笑道:“咱俩结婚多少年了?我还不了解你。那天你回来不光不怕,还有心思检查张瞳瞳的作业。再说了,大门都被堵上了,公安怎么进去的?”

张支书明白了:“先前街上谣传,你们让公安随时待命。合着不是为了拆大棚?”

方剑平笑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我敢全拆,他们就敢要我的命。”

张瞳瞳很好奇:“爸爸,这事除了我们还有谁知道?”

方剑平:“以前只有霍书记。现在么,应该有人回过味了。不过也晚了。闹事这种事跟打仗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说了,大不多种植户都希望政府管一管。我们管了,还答应给蔬菜定个下限价格,那些想吃独食的人再想闹也没人陪他们闹。”

小芳忍不住问:“你就不怕过两年别的县也搞蔬菜批发,不定下限价,然后把你们的客户都抢走?”

方剑平:“咱们市是产粮大市,别的县敢在良田上搞大棚抢我生意,那就要做好丢乌纱帽的准备。”

小芳:“人家也有河滩。”

方剑平笑道:“成不了气候。这次要不是他们一起过来闹,我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难把他们都团结到一起。”

小芳不敢信:“你居然连这点都算计到了?”

“没有。”方剑平摇头,“说实话,我原计划是先攻克张庄,让张庄站到我们这一边。可我怎么也想到那么怂,一个个都不敢见我。”

张支书笑道:“不论过程咋样,结果是好的就好了。”

方剑平点点头,“我听人说有些地方种地用磷肥。回头得想法子让那些有钱的种植户用上磷肥,把粮食产量搞上去。”

小芳:“然后多出一点地搞大棚?”

方剑平摇头:“不行!那样就管不住了。这个口子绝不能开。”顿了顿,“粮食产量上去,可以种些别的作物。比如芝麻,比如油菜,比如花生。这些也都是生活必需品。”

张瞳瞳好奇地看向他爸。

方剑平笑道:“这些都可以榨油。”

“对哦。”少年恍然大悟。

方剑平:“卖不出去也可以搞个加工厂,然后销往省城。”

张支书不禁说:“榨油的加工厂得不少钱。”

方剑平笑道:“不一定是县里弄。可以让有钱的人搞。”

话音落下,钟响了。

方剑平看去,七点了,立马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张瞳瞳,赶紧吃饭,吃了饭写作业去。”

少年转向他妈。

小芳:“我备课,你写作业。”

“我就知道妈妈最好。”

方剑平轻哼一声,“你多大了啊。”

“十一岁半,咋了?”

方剑平:“这时候又不说自己虚岁十三了?”

“我说的不是实话吗?”张瞳瞳反问。

方剑平听到播音员的声音传出来,不再搭话他。

张瞳瞳奇怪,新闻有什么好听的。可是看到他爸很认真,也不敢再皮。

小芳的以前的爸也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等新闻联播,就算看不出什么,也能提高觉悟。所以饭后也没让方剑平收拾,她爹娘收拾碗筷,她擦桌子扫地,让张瞳瞳去洗脸刷牙,免得吃饱就犯困。

楼上有四个房间,本来有张支书和高素兰的。

老两口怕晚上下楼摔着,就住在楼下。

小芳留一间客房,两间作为他们和张瞳瞳的卧室,还有一间是书房。

以免张瞳瞳看到床就想睡,小芳把他弄去书房。

张瞳瞳习惯了,没有任何怨言,一边往外掏书一边说:“妈妈,晚上就不看英语了,明天早上你提我写单词吧。”

“行。我先前给你蒋薇姨报平安的时候,她问我要不要参考书,回头给你寄来。”

少年点头:“要的。我发现我们同学都不知道什么是参考书。妈妈,是不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舍得买啊?”

小芳:“没有钱其一,其二就是这边的新华书店也没有几本参考书。说起这个,也得让你蒋薇姨给我寄几本,回头也好给他们出书卷。”

“出试卷?”少年没听懂。

小芳想想该怎么解释:“大多数学生都没钱买试卷,学校也没钱,然后就买白纸,我们老师出题,然后用油墨印。”

张瞳瞳惊呼:“这么穷?”

“不穷又怎么会因为卖菜放蜂打的头破血流?”

张瞳瞳不禁说:“你说你下乡支教,还真跟下乡支教一样啊。”

“写作业吧。”小芳想想她办公室没电话,学校只有一部电话在校长办公室,总麻烦他也不好。

等方剑平上楼,就让方剑平打给蒋薇。

小芳是高三的语文老师,方剑平也希望今年高考成绩亮眼,所以第二天到办公室就给蒋薇打电话。

其实小芳原本教高一。

她以前虽然是大学老师,可大学跟高中毕竟不一样。校长不敢拿高三的学生冒险。

好巧不巧,教导主任的儿子上高一。

高三学习氛围紧张,又快高考了,难免多想。于是就去找校长询问,首都来的老师学问那么高,为什么不教高□□而教高一。

校长不得已,只能让小芳跟高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换一下。

人家老师巴不得呢。

高三经常考试,试卷得自己出。高一一学期两次,只有期中考试需要老师自己出题。虽说高考考好了有奖励,可奖励很少,因为县教育局没余钱,学校也不富裕。

好在小芳做好心理准备——权当支教。

哪怕工作多了,一想想家人都在一起,方剑平也不用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单位,她还能跟儿子一起放学回家,就挺开心的。

话说回来,蒋薇很清楚高考意味着什么,当天中午就去买书,买好了就给小芳寄回来。

蒋薇寄的是快件,等到周六小芳就收到了。

小芳算一下钱,给蒋薇寄一百块钱过去,让她帮忙留意一下,再出新的资料书再帮她寄过来。

离高考不到三个月,这些书不能出错,小芳直接带回家。

幸好每天跟张瞳瞳一块放学,少年帮她分担一下。

“妈妈,都是你的吗?”

小芳摇头:“我的三分之二,你的三分之一。”

“那我可以拿去学校吗?”

小芳:“可以啊。怎么这么问?”

“我想跟同学一起看。”

小芳不由得打量儿子,“有点不像你啊。我记得咱们以前的邻居找你借《红楼梦》,你都不借。难道是我记错了?”

少年回想一下,确实有这事,“名著故事书不外借。学习资料可以分享。不能只有我一个人辛苦。对吧?妈妈。”

小芳挑眉,“你就不怕同学超过你,中考的时候把你挤到二中?”

“不怕!”张瞳瞳摇头。

小芳:“儿子,说实话,不然别怪妈妈找你们老师。”

张瞳瞳无奈地瞥她一眼,“就知道瞒不过你。”往四周看了看,发现早已出校门,周围没什么同学,“我上厕所的时候听到隔壁几个女同学说,她们的爸爸妈妈觉得她们考不上中专,想让她们下学务农。妈妈,才上初一,离中考还有两年,她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就知道她们考不上?”

小芳:“借口罢了。不过她们要是能把成绩提上去,老师和初中年级主任都会找他们的父母谈谈。她们要是学习不好,老师肯定不管。因为一定会被他们的父母刁难,比如,你让我家孩子上学,你给不给出学费。”

“这么不讲理?”张瞳瞳惊呼。

“娘俩说什么呢?”

娘俩抬起头。

方县长慢慢悠悠过来。

小芳意外:“今天下班这么早?’

方剑平:“县里又不止我和霍书记俩人。总要给别人发挥的余地。”接过她的书,一看都是全新的,“这么快?”

小芳点头。

张瞳瞳忍不住把书递给他爸,“这儿还有。”

“自己拿着!”方剑平转身躲开。

张瞳瞳放了个空险些摔倒。

小芳赶忙扶着儿子一把,“小心!”

“爸爸!”张瞳瞳站稳就忍不住大喊。

方剑平:“男子汉大丈夫连几本书都抱不动?”

“我——我是小丈夫!”

“咳咳!”

门卫呛着。

少年想想自己的话,脸色通红,抱着书就往家跑。

小芳赶忙说:“慢点,书包里的东西掉了。”

“你捡!”

小芳捡起来,很是意外,不由得转向方剑平。

方剑平想问,怎么了。

看到她手里的东西愣住。

他要是没看错,那应该是两个自制的信封,信封上的字称不上好看,但很工整,一看就是女孩子认真写的。

先前张瞳瞳冒充别人给方剑平写信,方剑平和小芳就打算等他再大一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方剑平忙说:“不是我。”

“也不是我。”小芳下意识说。

方剑平不禁问:“那是——”猛然转向小芳,“他同学”

小芳:“我拆开看看?”

“别!你想张瞳瞳那样,要是知道了肯定特别不好意思。还有可能跟我们吵闹。”

小芳:“那让他自己拆。”

到家门口,小芳就喊:“张瞳瞳,下来!”

楼上的窗户被推开,“干嘛?”

“你的东西。”

张瞳瞳好奇,下楼接过来一看上面的字迹,哼一声还给她:“妈妈,这都是我玩剩下的。”

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穿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